1934年8月17日徐悲鸿从欧洲回到上海,转道南京。此次欧洲之行,徐悲鸿将中国近代书画艺术第一次传播到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热烈欢迎。回国后不久,也许正是这种“艺术冲动”和高尚的爱国热忱使得徐悲鸿在得知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并羁押在南京后,立即为其奔走呼救,最终在徐悲鸿和宗白华的极力保释下,田汉才得以回到其奋斗的艺术事业中来。同时,田汉爱国救国的极大热情和感染力极强的歌词也深深地震撼了徐悲鸿,他曾非常激动地写过这样的话:“垂死之病夫,偏有强烈之呼吸,消沉之民族里,乃有田汉之呼声,其音猛烈雄壮,闻其节调,当知此人之必不死,此民族之必不亡。”对苦难民族的极大责任感和深切期望,使徐悲鸿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期间,身体力行,严于律己的同时,要求广大学子一定要勤奋,要对生活诚实,不要去追求那些背离真实的投机取巧的东西。
徐悲鸿作为近现代一位卓越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是世所公认的。他对对书画艺术的诠释以“情”为宗,书画传情,情铸书画。这种情包含他对艺术的执著和求真之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之情、对朋友和爱人的忠信之情、对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和弘扬的责任之情、对学子和后人殷切教诲的爱抚之情、对中国书画艺术忠贞和虔诚的景仰之情……因此,今天欣赏徐悲鸿的书画作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和境界的宽狭,而应当从其艺术理念和艺术精神出发,全面考虑,这样对理解他的作品可能会更深入一些,更本真一些,更实际一些。
就这副行书对联(见 图)而言,用笔、结字和章法非常传统,一点一画无不牢守法度,特别是一些细微的地方更显出徐悲鸿在书法上突出的特点,如“考” 的弯钩提和“坟”字土字旁的短提非常见功力和力度,在人们大都认为徐悲鸿的字有些“软”的背景下和评论中,能从这两点细微的地方可以看出徐悲鸿书法艺术“绵里裹剑”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也与徐悲鸿为人的谦恭和做人的刚直相辅相成,更体现了他对于书法艺术中注入个人情感的理解与表现。下联“秋华”二字整体有些向右倾斜,但是,倾斜而不偏,左右开张的“秋”字与左右紧缩的“华”字上下呼应,并且对比鲜明,笔画的处理也很精到、娴熟,将力量融于飞扬的笔画之中,非常精彩!对“临”字的处理凸现了徐悲鸿作为一名美术家的独特眼光和审美情趣在书法上能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必须要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和对书法艺术美学含义深层次的理解。在“临”字左右两部分的安排和书写中,能做到五个“口”字形不一样而又十分和谐地组成一个完整的字是很难的事!徐悲鸿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通篇观看对“临”字的处理和书写很有意味。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历史的积淀,源于艺术家聪慧的天赋。徐悲鸿对于生活的关心,对于艺术来自生活的理解,深深地灌输在他的教学之中:“大幅的创作都是由小幅的速写组成的,必须坚持经常画速写。要随身携带速写本,把自己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随时画下来。”向生活学习,向历史上优秀的成果学习,是任何在艺术上有作为的人的必由之路。当然,徐徐悲鸿的成功还与其自身天分有关。一个人的天分不是天然就释放出来的,必须要有适合的环境,而适合的环境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徐悲鸿用真情、专情铸就书画艺术的发展之路,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和天资的恩助。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幼年刻苦学画,后去法国留学。抗战期间,曾多次鬻画筹资济民。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擅长油画、国画,中西结合,自成风貌。书法亦有一定造诣,颇见个性。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